香港賽馬馬匹質素可再提升嗎?(三)
大家都清楚馬匹在比賽中勝出,除了是練馬師的訓練方式和步署外,騎師是佔最重要的一環,雖然綀馬師大多會有賽前有策騎指示,但每埸比賽的際遇不同,所以馬匹的跑法,沿途走位和步速都是由騎師臨場決定和控制的。
我近年有晨早跑步習慣,跑程由2800M 至有時5600M,我對跑道已經駕輕就熟,每次我起跑時都會慢跑,至未段才發力加速,雖然每次我的跑法都是一樣,但有時也會比一些不時常出現的年輕跑步者影響,他們在初段跑得很快及越過我,而我也不經不覺跟着他們步速加快,而至令我跑到末段時已經散哂,所以我領略到跑步和馬匹比賽一樣,是否可以勝出,能夠適當地控制步速是很重要的。
馬不同人,騎師要控制馬匹步速比較困難,因為馬匹平均體重有1,000多磅,而大多數騎師只有大約120磅左右,要用力拉著馬,令牠慢跑真的不容易,所以我們時常在賽事中見到有些年輕見習騎師人馬角力,馬匹因早段跑得太快,最後因耗盡氣力而敗,所以一個表現出色的騎師,要有好韁繩是很重要的,要馬匹慢就慢,要牠快時就快,更重要令到馬匹在競賽時沒有感覺不舒服。
每次跑馬尤其是路程1600M或以上,在馬匹跑完頭兩段(800M),看見牠的步速和走位,我多數能猜中那幾匹馬一定會輸。騎師要輸馬是比想贏馬更容易,所以大多馬迷都常在說騎師造馬,不過大家有沒有考慮到? 騎師在比賽時的突發際遇,在千鈞一髮中可能判斷錯誤,或本身技術不夠好,都會引起很多爭議話題。為什麼在網球比賽中,國際頂級球星有時也有大意打失波,但奇怪的是很少聽到球迷說他們打假波。又有些馬迷覺得賽馬比賽是跑人而不是跑馬,他們從不研究馬匹資料和狀態,也不刨馬,投注只集中在一,兩個騎師身上,馬搏輸了就認定是該名騎師拉馬或不去馬、試問一匹狀態不足的馬,就算能邀請世界冠軍騎師來策騎,相信也不可能勝出吧。
香港賽馬有很多怪現象,例如有些練馬師從不允許騎師在比賽前操練他們策騎的馬,這個我真的不明白,是否這些練馬師的信心十足,比賽前只要在Paddock 給騎師數分鐘的策騎指示,馬匹便會輕易勝出,又為什麼不讓騎師平時多操練和摸熟馬匹個性,那麼不是更可以令騎師在比賽時發揮得淋漓盡致嗎? 唯一解釋就是他們故作神秘,不想騎師太淸楚馬匹狀態,但最終目的,只有這些練馬師才知道?
在賽車運動中,賽車手在比賽前一定要試車,而且是試跑很多次,令車手熟悉及知道跑車的性能,再與Mechanic 和車隊高層商量,怎樣調教跑車的機器,配合戰術去爭取好成績。
一場足球比賽,要贏波最重要是「球員」在埸上的表現,但賽馬要馬匹勝出除了要「馬匹」有狀態外,更重要是配合「騎師」臨埸的表現和發揮。所以練馬師和騎師一定要互相信任,而騎師亦要好清楚馬匹的所有一切狀況,這樣人馬合一,馬匹才會進步。